每经记者 清风(化名)
当提起催收,你会想到什么?
“电话短信密集轰炸”,亦或是“彪形大汉登门拜访”?
这是多数人对催收的固有印象。这些年,在监管持续打击暴力催收的背景下,上述两类情况也逐步减少,催收业好像风平浪静了。
就在今年,湖南永雄突然用“停业”将人们的视野重新拉回到催收上。
这个行业怎么了?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光头的头上拔毛。”在提到催收工作时,催收公司员工大石(化名)如此感慨。
永雄停业风波后,“合规才能长久”成每天反复宣读的硬性规定。但记者实际工作感受中,仍会感受到催收公司在展业时施展的软性威胁,还有藏在海面下的灰色操作。
永雄之后,催收公司有何变化?暴力催收被严令禁止后,这些万年老赖该如何治理?记者日前以“小白”身份入职一家催收公司干起了催收员工作,经历了8天的体验和调查。
要回来3万提成2000
“凭什么要给你减一半(债务),你说减一半就减一半吗?你借我5万块,我还你2万5千块,你愿意吗?”“你不要讲这样的话,如果没有能力(还款),你直接说没有能力,知道吧。”
早上9点,记者准时来到催收公司上班,为了让电话那头的债务人还款,周边的一位催收员正对着话筒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