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8日电 (罗琨 实习生 徐畅)在香港湾仔区利嘉阁工作的阿辉印象中,上一次香港楼市如此火爆,还是在2010年。已经入行20多年的他见证了香港楼市的起起落落,但近期的火爆景象仍让他喜出望外。
距离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撤辣”(即撤销过去为遏制房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经过去10日,其间内地客“挤爆”香港楼市等新闻持续吸引着各路人马的眼球。“撤辣”究竟给市场各方参与者带来了哪些影响?近期,中新经纬探访了多家香港多家中介门店和新楼盘售楼处。
中介年入百万不是梦?
“如果这个态势持续,月入20万港元不是问题。”阿辉说,他的同事刚入行没几年,在“撤辣”前每个月只能拿到底薪,而上个月收入已经突破了10万港元。
多名中介透露,近期内地客人的咨询特别多,“信息都回不过来了。”不少内地客户打“飞的”或者坐高铁来买房。根据阿辉的观察,一般买一套的多为香港本地人,而买几套甚至整栋楼的“99.9%是内地客户”。
“现在我们老板都说,我们不是卖房,而是卖西饼,一卖就是卖半打啦。”阿辉说。
中新经纬近日在走访香港湾仔多家门店时发现,有中介公司还专门成立了“普通话专组”来对接内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