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梁枭
中国人来了,新加坡、雅加达的房租都在涨。
这一两年,在新加坡IT行业工作多年的中国人肖敏霞发现,新加坡白领最常吃的杂菜饭,价格已经从原来的4元(新币)涨到了8元。CBD变得拥挤起来,附近的小贩中心在午餐时间往往人满为患。同行打趣道:在国内约不到的商界大佬,今年在新加坡或许有机会碰上。
“过去大家可能是一种你看我、我看你,雾里看花的感觉。今年春节后,大家整个都动起来了,国际化的交流多起来,市场明显开始加速了。”上半年,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OO邱跃鹏已经把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太国家跑了一圈。“今年肯定会把更多时间拿出来跑。”
中企出海东南亚,投资热在今年集中爆发,这从人才招聘中也能窥见一隅。今年以来,印尼在线招聘平台KUPU的CEO周海波就见了几百位要在印尼创业招人的中国老板,而他本人也是看中印尼机会的中国连续创业者。
东南亚低渗透的数字经济,是大部分中国资本瞄准的“靶”。
一百多年前,华人劳工被迫“下南洋”讨生活。而在后疫情时代,涌入东南亚的中国资本和企业家重新诠释了数字时代的“下南洋”——当中国互联网经过二十余年的迭代创新与成熟后,社交娱乐、电商、SaaS、云服务、移动出行、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大厂小厂们几近“贴身肉搏”。和在国内面临的残酷竞争相比,把成功模式复制到发展阶段更早期的东南亚,不失为规避“内卷”的好选择。
一边是在中国互联网历经千锤百炼的自信,一边是面向陌生海外市场的踌躇。他们的出海故事,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