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日前判决已生效,原告李昀锴胜诉后放弃被告500元赔偿。
·李昀锴坦言,判决结果并不重要,更希望法院能够对使用AI来生成图片的创作是否构成作品,是否具备独创性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整个2023年,李昀锴的关键词就是“诉讼”。他没想到,自己最终胜诉的案件,作为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入选了2023年中国法治实施十大事件。
目前该案一审判决已生效。1月9日,李昀锴告诉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法院判决的500元赔偿,他选择放弃。
李昀锴认为,不论是胜诉还是败诉,都已达到目的,即希望法院能够对使用AI来生成图片的创作是否构成作品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
作为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侵权案,一审判决也意味着法院对AI绘画大模型使用者在生成图片上享有创作权益给出了首次认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案判决也强调,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构成作品,需要视个案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起诉:原告用AI制图工具模型生成图片被侵权
90后的李昀锴是职业律师,同时也是用人工智能软件创作绘画作品的资深爱好者。由于职业原因,李昀锴日常关注人工智能相关法律问题。
2023年2月24日,李昀锴使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通过在模型上输入数十个提示词,设置相关迭代步数、图片高度、提示词引导系数以及随机数种子等,生成了数张人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