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尾声,飞书悄悄发布了新收费标准。
如果不掏更多钱,飞书文档的存储空间会从50G变10G,妙记存储空间变为2G,多维表格中甘特图功能也不再免费使用。聊天记录的储存从永久免费,变成也只有180天。
“很明显的,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非常不友好。”不止一位个人用户对此感到无奈。社群运营者冷凡社长遗憾写道:“因为这个付费策略直接将我们的社群赶离了飞书。”他还表示,“更可笑的是,我们的组织发展故事还在飞书的官网案例挂着呢。”
可以说,飞书正在抛弃他们曾引以为傲的用户体验案例,进一步下探市场的付费能力。
飞书正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化压力。据「市界」了解,飞书在2022年度的营收规模已超10亿元。这个目标钉钉在两年前就已经达成。
与此同时,去年年末,一份流传纪要显示,飞书管理层在内部会议上透露,飞书国内业务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业务重心将转移至海外市场。
人员的输送已在发生,约四个月前,飞书已要求“高级别同学”做好跟海外当地团队一起工作、体会文化、感受市场的准备。在飞书内部颇受重视的市场营销人员也已被调去海外。
2023年1月,原阿里云盘负责人、协作平台Teambition创始人齐俊元加入飞书,同样是负责海外市场。
国内团队的动荡已经不可避免。三年间,飞书的员工人数从2000人,6000人,再到逾8000人(包括中台、外包),是钉钉员工数的三倍之多,其中“产研人数甚至多于抖音”。重压之下,人员的优化在今年初开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