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曾经曾公开表示:“苹果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就不能造电动车?”
日前,该持股公司位于俄亥俄州洛兹敦(Lordstown)工厂产线短暂停滞。事实证明,代工巨头富士康逐渐发现了造车与造手机的不同——前者要更艰难。
202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14%。富士康开始加速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5月,2.3亿美元收购洛兹敦工厂;10月,宣布将在台湾省、泰国及美国生产电动车;11月,宣布与沙特财富基金的合作,同时继续向洛兹敦汽车(Lordstown Motors Corp.)投资1.7亿美元;2023年1月,富士康聘请前日产副COO关润(Seki Jun)担任公司电动车首席战略官。
根据富士康此前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该公司汽车业务将产生330亿美元的年收入,同时占据全球电动车市场5%的份额。长期规划上,自身定位为代工方的富士康希望全球有一半的电动车出自该公司旗下工厂。
转折出现在1月,洛兹敦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要求富士康暂停对旗下电动皮卡车型Endurance(忍耐)的制造,理由是成本控制出现问题导致Endurance的制造成本高于该车型6.5万美元的售价。此外,该电动皮卡在低温天气中行驶时出现动力中断的问题,也使得洛兹敦汽车正在受困于真正意义上的名不副实。
这些问题引发了业内对富士康大规模生产电动车能力的质疑。同时也引发了其他与富士康合作的电动车初创公司对未来产品生产方面的担忧。讽刺的是,诸多初创企业选择富士康成为代工方,恰恰就是基于该公司在资源、专业性以及在外部条件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