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家政行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陷入无助和失落的情绪中,“来去匆匆”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
“客户很好,但我就是莫名其妙会觉得委屈,不知道这个情绪从何而来,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很多次,入职家政行业的年轻人说完他们的迷惘,就离职了。这是家政管理者王玉兰近两年频繁遇到的情况。
1988年出生的王玉兰研究生毕业后原本在青岛当中学语文老师,为了买房,她辞职当了月嫂,月收入是原来的4倍,但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为了更好地发展,她于2018年来到上海,成为一名家政赋能培训师。近年,一部分物业企业进军家政行业,她于2021年入职新公司高地物业,参与“星福生活”家政从业人员招录标准、培训标准的制定。如今,她是该公司招培部门的负责人,公司100余位家政工作人员中不乏年轻人。
近两年,王玉兰发现到家政行业参加培训、入职的年轻人变多了,其中有不少大学生,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陷入无助和失落的情绪中,“来去匆匆”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一些人在家政行业打开了职业生涯新天地,一些人用离去的背影给行业留下思考:家政,拿什么吸引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