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势头迅猛,让欧美的危机感越来越强。在本文作者的分析中,认为中国正是凭借对关键矿产的绝对掌控和新能源的全产业链优势,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却忽视了欧美自身的产业发展问题及对中国市场的围堵和制裁。观察者网翻译本文,供读者参考。
【文/爱德华·怀特,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去年年底,多名来自中国科技、贸易与国防机构的政府官员被召集到北京,参加一系列秘密会议,目的只有一个:回应美国全面限制向中国企业出售电脑芯片的举措。
今年7月,北京宣布了回应措施: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些金属用于生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品,包括电动汽车、芯片与部分军用武器系统。
一位直接参与前述会议的中方官员表示:“我们还有许多选项,这不是最极限的措施……这只是一个威慑。”
对外部世界而言,这是来自北京的一套“组合拳”。首先,这显示中国已主导数十种被美国列为“对经济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矿产的供应链。同时也表明,中国已准备好随时利用其优势,作为地缘政治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