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电商标配的“仅退款”,到底谁在用?
文 | 啊游
编 | 园长
2024年电商平台间注定要有一场大战,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场鏖战的起始点是“仅退款”功能。
2023年年末的最后几天,淘宝和京东相继更新了平台争议处理规则、售后服务管理规则,其中备受关注的变动为“某些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选择仅退款、不退货”。
在此之前,“仅退款”功能在拼多多存在已久。一端是用户拍手叫好,认为这是各大平台对于消费者权益的进一步保护与倾斜;另一端是中小商家破口大骂,“支持仅退款的平台,都是无脑站买家。”
按理说,淘宝、京东推出新规后,天平两端的声量应该相差不大。 但目前,商家的叙述逻辑显然占据了上风: 仅退款是在助长白嫖党,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商家的盈利,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商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整体提升商品价格。
与之相对的声音则很虚弱,几乎没有消费者在网络上为“仅退款”功能的优点据理力争,甚至不少消费者也对商家的观点表示认同,指出“超长预售”等问题更值得平台率先解决。
一场涉及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纷争,将要何去何从?想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看看到底是谁在使用“仅退款”、哪些用户是仅退款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