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
快速生成一篇某领域发展现状的总结、一篇论文,或者一个美术设计、一段要求不高的程序代码……人工智能都可手到擒来。很多人意识到,人工智能让重复性的知识失去了价值,它首先代替的很可能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是进行重复作业的脑力劳动者。与之相关,“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再次响起。如果重复性的知识没有了价值,我们是否就不必再学习和读书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类知识组织模式的一次革命性创新,可以实现对既有知识的梳理、总结、归纳和整理。优秀的学习者可以直接跳过很多基础性知识,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学习、研究。这将对我们的学习模式造成冲击,也将重塑学校教育的组织模式和场景设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学习,更不代表知识不再具有价值。
除了对人工智能的众多赞叹声,也有不少人认为,人工智能的答案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时候是科普性质的大路货,甚至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现有知识组织方式的变革,严格讲,它并不生产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因此,对于外行,人工智能的回答显然可以满足他们;但对于专业人士和爱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