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各地线下的年货大集与电商平台的年货节陆续登台亮相,新老面孔中,预制菜上升势头很快,却成了一个略显矛盾的存在。
一方面,它是许多人的“香饽饽”,诸如黑松露芝士帝王蟹腿、虎皮走油蹄髈、秘制乳鸽,价格相比在餐厅堂食较实惠。不仅各大电商平台将预制菜作为今年年货的主打产品,大董、锦江饭店、上海老饭店等线下知名餐厅、酒店也推出经典年菜礼盒,销量都很不错。
购买的消费者普遍认为,这两年预制菜口味复原度有改善,比自家做的香,买点家里不好做的“硬菜”当年夜饭,省钱省力有面子。
然而,预制菜却是一些人的“心头刺”。在某平台发起的热点话题调查中,面对“外卖和堂食里预制菜越来越普及,你能接受预制菜吗”这个问题,95.9万参与者中有80%选择了“不能”。想到餐厅好几千元一桌的年夜饭可能是预制菜,消费者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看似矛盾的现象,既指明了预制菜可着力发展的方向,也点出了当下预制菜存在的问题——在家庭消费方面,预制菜大有可为;但在餐厅和外卖渠道,消费者不能接受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到预制菜,特别是花了大价钱却吃的是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