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近日,北京的王先生在银行里有一笔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刚刚到期,在对比了市场上的理财途径后,他选择把钱存进一款分红型增额寿险中。
“我喜欢保本保息的低风险理财,但是近些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一直在走低,我担心下一个五年后连2%的利率都没有了。而分红险的收益拉长看很不错,所以我不想再费心,直接把钱放进保险了。”王先生向界面新闻表示。
随着2023年末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再一次下调,市场上3年期和5年期的定存利率已跌至2%附近,1年期定存则徘徊在1.5%左右。
存款利率的下降引发不少人的利率焦虑,为资金寻求更好保值增值途径成为“王先生”们的理财关键词,有着2.5%-3%利率的储蓄险产品成为不少人“挪储”的目的地。
与存款相比,以分红险、增额终身寿险、万能险三种产品形态为主打的储蓄险在收益上究竟表现如何?它们是否是低风险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部分万能险结算利率达4%,未来仍有调低压力
自去年7月底储蓄险预定利率换档后,目前年金险产品预定利率为3%,分红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超过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能高于2%。
不过,界面新闻在走访中发现,除了年金险的收益固定之外,多数分红险和万能险向客户演示的收益都在3%以上。
明亚保险经纪人Polly向界面新闻介绍,因为分红险除了2.5%的保底利率外,还有一部分浮动的收益,这部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