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市公司报道部推出“中国制造的世界时间”栏目,聚焦上市公司海外工厂、海外市场,展现全球舞台上中国制造“赶海”出击的新景象。
财联社3月11日讯(记者 任超宇)与中国时差1个小时并接壤的越南,正成为国内制造业出海淘金的热土。
2023年,美的首个海外工厂终于实现盈利,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走上正循环的越南工厂,被美的总部获批此前绝无仅有的4000万再投入资金——而这距离公司布局越南已长达17年。越南于美的出海的重要性,或从不断提升的投资金额中窥探一二。
当前,美的集团正在谋求港股上市,在募集资金用途中,美的也提到,将提升海外产能、强化海外本土供应能力、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包括强化全球品牌营销、收购相关标的等。
美的海外布局并非孤例,“2023年国内办理投资海外工厂,向主管部门咨询相关事宜的企业很多。”透过这些躁动的信号,业内早已嗅到嗅到出口链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端,产业端公司伺机而动。
作为中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国内家电的海外发展路径具备很强的参考价值。两会期间,也有多位企业家就出海议题提出建议。但中企出海会面临哪些困难?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安全性、效率表现、基础设施等情况究竟如何?开工厂到底能不挣钱?财联社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美的出海的第一站,也是东南亚GDP增速第一、外资投资热土——越南。
被日韩品牌“占领”的胡志明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