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安全是电动汽车必须要做到的基本品质,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必须要把汽车的安全科技投入排在第一位。
造车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笔者是举双手赞成的,甚至,安全这件事应该贯彻到很多车企的整个企业文化中!但是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现状来看,李书福呼吁的安全,说的还比较笼统,笔者认为,安全还应该包括产品的功能设计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但在国内目前的造车环境下,安全这一痛点,可能注定没有市场。
当前电池技术下,安全与能量密度续航没有很好解决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各种安全事故频发,但是之所以说李书福的呼吁可能没有市场,首先在于消费者选车的标准变了。
现在很多消费者买车,会考虑续航、空间、内饰以及智能化配置、外观设计等,安全也是一大考量,但更多是看碰撞测试表现,而没有有意识去关注汽车本身的一些创新、设计以及电池本身的安全性等风险。
国内很多厂商的创新方向,都在试图最大化在视觉与体验层面取悦消费者,有意识的引导消费者关注空间内饰、外形以及智能化表现等方面,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创新方向,也基本上都忽略了安全隐患这一个方向的产品思考。
说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人们下意识想到的是汽车碰撞、高温、充电等情况的自燃。这两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发,网络上流传的各种自燃的视频与图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