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为了让境外债重组方案顺利落地,孙宏斌给出十足诚意。
融创中国在6月13日晚间公告,称对境外债重组方案进行优化。从公告内容看,主要是调低了债转股的转股价,以及提高了强制可转债的规模上限。
为了让更多债权人同意“债转股”,削减融创的债务规模,孙宏斌愿意冒着可能失去融创中国实控权的风险,让这些债权人与他同船。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轻松。在经过几轮配股融资后,孙宏斌持有融创中国持股比已从2019年底的47.23%,下降至2022年底的38.75%。
按照此前债务重组方案,17.5亿美元强制可转换债券会在重组落定之日起5年后,强制转股。如果五年后这些强制可转债券全部转股,加上孙宏斌2021年借给融创的4.5亿美元无息股东借款也能“债转股”,孙宏斌对融创中国持股比还能勉强维持在30%以上,维持实控人地位。
而按照6月13日的方案,强制可转换债券最高限额从17.5亿美元,上调至22亿美元;强制可转换债券头部转股价也从每股10港元,降至每股6港元。粗略计算,5年后这些强制可转换债券全部转股,孙宏斌对融创中国持股比例会跌破30%,甚至更低。
对早先与绿城创始人宋卫平,或是金科创始人黄红云斗得火热,在资本市场上,上演一出出股权争夺战的孙宏斌来说,他很清楚,这无异是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安全的境地。
然而高傲如孙宏斌,为了让融创中国能够进一步化债,让更多投资者选择“债转股”的方案,终是低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