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是疯了,1天内来回2000公里来存款,不过现在真香。”在经历5月、6月存款利率密集调降后,为了寻找更高的利率,夏飞(化名)从上海飞往贵州去存款。在她晒出的存单上可以看到,贵州银行的某爱心存产品期限五年,协议利率高达4.3%。
夏飞计算了一笔账,在外地存入定期存款50万元,年化利率4.3%,5年后收益约为10.76万元;而在本地年化利率最高在3.3%左右,5年后收益约为8.25万元,两者相差2万元左右,即便将来回机票考虑在内也是划算的。
和夏飞一样的跨城存款“特种兵”不在少数。在密集下调的存款利率面前,他们没有踩准最佳存款时间,只能选择“内卷“空间,跨城寻求为数不多的存款利率高地。
事实上,除利率不断调降外,监管加强规范异地展业也是跨城存款兴起的原因之一。近期以来监管端关于银行违规异地揽储的查处力度不断增强,根据2022年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4号,下称“14号文”),地方银行异地展业的存量过渡时间至今年6月末。虽然一些银行可以借跨城存款规避限制,但对它们而言,随着自我整改进程进入倒计时,曾一度令其蓬勃发展的异地展业旧模式已很难走通。
跨城存款“特种兵”兴起
近期以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国有行、股份行等主流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告别了“3%”时代。但部分区域中小银行下调节奏“更慢一拍”,仍保有部分高利率产品。
从目前网上流传的多份跨城存款攻略上可以看到,贵州、四川、广西等多地中小银行成为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