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台湾媒体27日表现亢奋,聚焦首艘自制潜艇“海鲲”号当天“浮起来了”。这是该潜艇自去年9月举行下水仪式后,首次对外展示完整全貌并真正“下水”。不过对于这艘依靠多方技术拼凑出来的潜艇,就连岛内专家也承认,真实战力恐怕难以满足台军设想。
首次对外展示全貌
据台湾《联合报》27日报道,负责“海鲲”号潜艇建造工作的台湾国际造船公司(简称台船公司)宣布,当天已完成自制潜艇原型艇“海鲲”号的“浮船测试作业”,顺利将该艇从台船封闭式组装工厂经由浮船作业移至干船坞,经过漫长作业后,确认该潜艇建造工程第一阶段各项水密性能、重量控制、稳度与各舱压载皆符合设计预期标准。
台湾中时新闻网称,“海鲲”号于26日从组装工厂被拖出后,转移到3.5万吨的浮动船坞。27日早上,在4艘特战突击艇的戒护下,浮动船坞开到航道后注水下沉,“海鲲”号得以第一次“下水”。报道称,由于此前岛内对这艘自制潜艇多有批评,甚至嘲讽“下水就会沉没”,因此该潜艇最终浮在水面时,围观民众还大肆庆祝“浮起来了”“没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