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一代中兴之臣陨落,从此大明王朝国力日渐衰微,为几十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更有甚者,皇帝还下令抄家,尽削其生前所封头衔,家人有的被迫自杀,有的被流放边疆,本人差点被皇帝开棺鞭尸。我们今天要说的人,就是万历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自幼聪颖,16岁就考中举人,22岁中进士,可谓是少年得志。在明世宗时期,张居正升任右中允,与当时的朝廷两大重臣严嵩与徐阶的关系都不一般,这对他以后的仕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世宗驾崩后,年仅10岁的明神宗朱翊钧继位,也就是万历皇帝。因为皇帝年幼,李太后摄政,张居正深受李太后的信任,出任内阁首辅,掌控了朝廷的军政大权。更让人意外的是,李太后还把张居正比作霍光,这让万历皇帝对他十分敬畏。
掌权的十年间,张居正主导了“万历新政”,对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了“万历中兴”的盛世局面。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张居正,大明王朝很可能会提前崩盘,他也是公认的“中兴之臣”。
任首辅期间,张居正可谓是鞠躬尽瘁,裁减了大量的庸官冗员;有力地整理了全国税捐,数年的积欠得以收缴。下令清丈土地,清查大地主隐瞒的庄田,改变赋税制度,极大地增加了朝廷的国库收入。在其父亲去世时,因为忙于公务,都没能按照习俗进行守孝。如此有能力的中兴之臣,死后下场为何如此凄惨呢?主要有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