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49年发生一件大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日后司马炎窜魏的基础,但这次政变对他来说,是一次十分凶险的冒险,不但自己势力和曹魏大将军曹爽的势力相差悬殊,但司马懿仍被迫发动攻势,直到最后一刻才能取胜。怎说司马懿是险中求胜?如果比对一下双方的军事力量,就可以知道他实在赢得侥幸。
曹魏雄霸北方后,面对南方的蜀汉、孙吴侵扰,他决定分成东线、西线和南线3大战区,东线主要是和孙吴争夺合肥和淮南;南线的对手一样是孙吴,不过争夺的土地改成荆豫二州;西线则是魏蜀前线,争夺雍凉二州。这3大战区是曹魏军力部署最多的地方,战斗力依序是西线、东线、南线。
曹操、曹丕时期,军权大多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的手中,但西元226年,南线将领夏侯尚去世,当时的魏帝曹睿没有人可以用,只好启用司马懿掌握南线兵权,随着诸葛亮开始北伐,司马懿又被调到西线协助曹真,对方死后他也顺理成章掌握西线兵权。
随着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曹睿过世,西线压力减轻,司马懿被召回中央并被架空权力,大权除了落入大将军曹爽手中外,西线军权先后落入赵俨和夏侯尚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