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汽车由大到强的契机,就归结于“新能源”3个大字。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潮流的冲击下,产品的功能定义,甚至是底层逻辑,都开始发生改变。
冰箱彩电大沙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各种功能点被发掘出来,为新能源汽车锦上添花的同时,也在不断奠定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薄弱基础。
时来天地同借力,当大家都坚定了汽车新能源方向之后,剩下的只有拼命往里挤。这个时候,如果谁来使绊子、卡脖子,被“群起而攻之”,也就成为一件情理之中的事。
“当前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现在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2022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将矛头直指宁德时代。而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
其中的恩怨情仇很简单,大家都在使劲向前冲,却突然冒出来一个拖后腿的,而且还比你挣得钱多、挣得容易,搁谁身上谁都要掀一掀桌子。
于是,车企自研自造动力电池、扶持二供……一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