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消息,周四,、与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不约而同地发布了各自最新的AI模型,此举不仅标志着AI赛道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也凸显了核心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
微软:自研模型,志在掌控AI命运
微软周四推出了两款自主研发的强大AI模型,此举标志着微软的部门将不再“藏于幕后”,而是要正式走向台前,与OpenAI等行业巨头正面竞争,从而在高风险的AI赛道上掌握自己的命运。
MAI-Voice-1:一款高效的语音AI模型,能够在单个GPU上运行,并在不到一秒内生成一分钟的音频。
· MAI-1-preview:一款文本模型,预计将为未来版本的Copilot AI助手提供支持。
这两款模型在设计上都高度注重成本效益。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透露,微软采用了部分来自开源社区的技术,以MAI-1-preview为例,其训练仅使用了约1.5万颗英伟达H-100 GPU,远低于xAI的Grok模型所使用的超10万颗。
“如今,训练模型的艺术就在于选择完美的数据,避免在无效的Token上浪费任何计算力,”苏莱曼强调。
尽管AI模型日趋高效,但消费者需求和新技术对算力的依赖持续增长,导致AI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挑战。苏莱曼透露,微软的AI团队已在全球多个顶级数据中心着手开发下一代模型,这些数据中心均配备了英伟达的下一代芯片GB-200。他描绘了一个“庞大的五年发展路线图”,并表示“每个季度都在进行投资”。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我们必须具备打造世界最强模型的内部专业能力,”苏莱曼表示。不过,他也试图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