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报告,揭示了企业在AI投资上的严峻现实,这篇报告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对AI泡沫的警告共同作用,打破了华尔街的乐观情绪,并引发了科技股的急剧抛售。
周二,美股科技板块遭遇重挫,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4%,创下自8月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蓝筹股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收低0.7%。
AI热潮的核心受益者英伟达下跌3.5%,软件公司Palantir和芯片设计公司Arm分别重挫9.4%和5%。与此同时,防御性板块如消费必需品、公用事业和房地产则逆势上涨,凸显出资金从高风险、高动能的科技股中轮动出来的明显趋势。
市场动荡的直接导火索,指向了MIT周一发布的一份关键报告。该报告指出,高达“95%的企业从其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这一结论,叠加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近期关于“投资者过于兴奋”可能正在形成AI泡沫的言论,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
此次抛售集中在年内表现最佳的股票上,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支撑本轮大涨的核心逻辑——AI能否真正、快速地转化为企业利润。
报告揭示的“AI鸿沟”
交易员口中“吓到人们”的报告题为《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AI现状》,由MIT的NANDA项目发布。报告的核心发现是,尽管企业对生成式AI充满期待,但绝大多数项目未能产生实际的财务影响。
一位接近某数十亿美元规模美国